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心灵小憩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心灵小憩. Show all posts

Wednesday, October 12, 2011

良心与真心谁重要


「唉,真是老不羞。」母亲叹了一口气说。

「怎么了?」

听到母亲用严厉的语气说话,妍华直觉的明白,母亲一定是在批评父亲。

母亲不是个会口出恶言的人,若有恶言,一定是针对父亲说的。因为父亲亏欠母亲很多。

在母亲娘家的资助下,加上母亲与他一起胼手胝足的打拼,父亲创业成功了。但是母亲也迅速的变成了他眼中的黄脸婆,父亲外面的女人从来没断过。

在妍华十岁那一年,父亲就和母亲离了婚,和一位比母亲年轻漂亮的阿姨结婚了。从此,母亲和父亲已经变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。

不过,对于妍华来说,他并不是个坏父亲。他虽然忙,但从来没有错过她的生日、毕业典礼,虽然母亲一再酸言酸语的说:「他才不会记得,那是他的秘书提醒他,他才没忘记的。」

就算是这样,就算忙碌的父亲总是只有「重点式」的出现,在成长过程中,妍华和他的父亲感情一向很好,一直英俊高挑、事业又成功的父亲为傲。父亲在经济上也从没有亏待过母亲和她。

其实,父亲对不起的女人,不只母亲一个,那个继母亲之后与他重组家庭的阿姨,在为父亲添了两个儿子之后,还是和父亲离了婚。父亲身边又出现又更年轻更漂亮的女人。

母亲这回骂父亲老不羞,是因父亲又要结婚了。这应该是他第四次的婚姻。妍华早就知道了,因为父亲自己打电话给妍华,问她要不要参加婚礼?妍华只能苦笑,问父亲:「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你的婚礼吗?」

父亲也只有苦笑。父亲曾这么对她说:「妳妈常骂我没良心,可是,对我来说,真心比良心重要。我是用真心来对待我生命中的女人,所以我必须对自己的感情负责。」

从父亲身上,妍华学到,一个男人的真心与良心,有时是背道而驰的。那么,到底应该得到男人的真心,还是良心呢?

她只能祈祷,自己会遇上一个同时将真心与良心放在她身上的男人了。

当爱遇到下雨天


最近阴雨连绵,从地表到空中整个湿答答,令人懒得出门。 

遇到一定得冒雨出门时,我常想起网友转贴的问题:当你遇到下雨天,有三个男人各有不同反应。第一个男人会为你撑起一把伞,把伞往你的方向靠,自己淋湿了半边袖子还说没关系;第二个男生把伞让给你,说自己不怕下雨,淋湿了很凉快;第三个男生则忘了撑伞,拉着你的手,冲进雨里快跑。你会选择哪一个男人? 

第一次看到问题,我思考很久,不知道如何选择。这三个男人都很可爱,用各自方式在表现爱。第一个男人撑起伞保护你,第二个男人为了你牺牲自己,第三个男人莽撞却率直,不管晴时雨时,只想与你共度。 

我和姐妹们的三个男人,刚刚好是三种不同的类型。

Emily 的男人是第二型,话很少,Emily 常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。他开的公司财务出问题,直到面临倒闭危机,难以收拾,才让 Emily 知道。

“之前上班的时候也是这样,他工作不顺利也不会让我知道,辞职了才告诉。。。不,是告知我。” Emily 常觉得他俩的关系不像情人,比较像亲密一点的朋友,“因为他什么都不告诉我,不找我商量,我好像局外人!”

然而旁观的我们,看到的是他从不让 Emily 担心,不管是钱、工作、生活,所有一切,他总为天真的 Emily 安排妥当。面对 Emily 的不满,他也默默承受,不解释、不反驳。谁能说这样的男人不懂爱? 

Ann 的他则是第三款,每天发生的大小事,都要在 Ann 面前演说一遍,包括“整天被老板盯,真想不干了!”  “我前面的车根本就是智障,挡住我,害我多等了一个红灯!” 

Ann 觉得他好爱抱怨,什么都有意见,“怎么会有男人话这么多?而且我做的每件事,他都想知道,要我讲给他听,好累哦!” 最累的是他超黏 Ann,每次姐妹聚会,总是 Ann 最先被 Call 回去。 

这绝非爱情刚开始时的剧情。开始交往时,Emily 欣赏她的男人凡事一肩挑,有担当,让她有安全感;现在则觉得他不爱沟通,让她没安全感! 

Ann 的男人黏得紧不是新闻了,以前的 Ann 那么喜欢他的多话黏腻,男人没变,Ann 却觉得烦了! 

我的男人属于第一种,他不爱撑伞,却会体贴地为我打伞,说是雨伞重,怕我撑久了手酸。我不知道这是哪里学来的甜言蜜语,但我知道,每个男人的温柔都不同,每次下雨的时候,你都能看见。 

除非他抛下你,把你一个人留在雨中,否则,不管他是为你撑伞;把伞留给你;还是拉着你奔跑,雨滴落下时,请闭上眼睛,再次回想当初爱上他的原因,别急着嫌他不如别的男人温柔!

第三者不必比你强


发廊里,两个太太在聊天。一个说:

「我觉得男人真的是没品味。像我妹妹的老公有外遇,竟然找到一个比她丑很多的女的,她气个半死。我妹妹以前可是校花呢。她说,如果第三者有点气质或比她漂亮,她还会觉得老公有品味。看到那个女的,她只想吐血而死!那个女的我也看过一眼,完全像个槟榔妹!」

「啊?那她老公看上她什么?」

「应该是年轻吧。只有十八岁…」

「那也就算了,男人就是爱年轻,只要年轻,她就是比妳强!妳过去多漂亮都没用,」另外一位太太说:「我朋友的老公才恶呢,他还找到一个比她老的。那女的跟她老公同年,还比她大三岁呢,也没有长得比她漂亮,书也没念过几年,整个人还很粗壮!当她看到那个第三者之后,简直想要撞墙!」

女人说起别人的故事,都是八卦纯聊天,眉飞色舞。

「这就怪了,那他又看上她什么?」

或许她很温柔吧。我在心里默默的加入话题。

无论如何,她就是有一些特质和枕边人不一样。可以填补他心里的空洞,或可以让他得到些许的慰藉,或让他觉得他忽然变得很重要。

女人最不解的地方,常是:为什么男人会看上不怎么样的第三者?然后,一直在原地打转:她到底哪里比我好?研究不出原因时,就会大骂第三者狐狸精,说她让他吃了迷魂药。

是的,第三者一定有强项。那个强项是很主观的,只有当事人明白。那个评断标准,叫做感觉。就算只有新鲜感,也是一种感觉,安抚了他的疲惫感。

但她不需要有任何被客观认定的强项,不要跟她比学历、身高、身材、年龄、家世、工作…那些都不重要。他并不是因为第三者比妳好,才喜欢上她的。他甚至可能因为她很弱,就同情她。

同情,也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感觉,满足了他的自尊心。

爱情的频率对了


那是一家小巧的画廊,前一阵子,进口了越南画家的作品,不贵,色彩缤纷,很适合居家摆饰。

她在画廊看画的时候遇到他,两个人都在同一张画前伫足良久,最后,两人几乎在同一秒钟内,决定买同一张画。

「你们是一起来的吗?」

「不是。」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。

对着同一个展售人员,两人对看了很久。他笑了,她也笑了。

「好吧,让给妳。」他说:「算是英雄所见略同。」

她买了那张画。因为她没开车,他帮她把画送回家,和她交换了名片。这是友谊的开始。然后,他开始约她吃饭。

爱情就是这样开始的。他有一个贤妻良母似的女友,她也有论及婚嫁、对她很好的男友,可是两个人都感觉,在对方出现之前,自己的爱情世界黯然无光,只要两个人都在,即使是开着车漫无目的的闲晃,也不觉得无聊,随便一餐饭,都有好滋味。彼此之间说的每一句话,好像都卡得好好的。于是,各自费了一番功夫,和自己的男女朋友分手,走入了结婚礼堂。

「那样的感觉很奇妙,只能说爱情的频率对了吧。」喜帖上,他们这样说。

频率?真是爱情中最神秘的东西。对不对,自己知道。

频率对了,在一起就能相互体贴,如沐春风;说话时可以无拘束的分享心情,不说话时也能共享静谧时光,就算连小小争吵,也都朝着「我要更爱你」的路上走。

能够找到频率对的人,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。

频率错了,话不投机半句多,做什么事都讨人嫌,就是看他不顺眼。

有人频率错了一辈子,却基于习惯、责任不得不在一起,连旁人都可以看出,这两个人的结合实在是天大的谬误,不时感觉自己听到了他们电波互相干扰的声音。这是人生中最可悲的事。

然而,频率也有些吊诡。

有些人的频道甚宽,和他对得上的人,实在太多。

有些人频道甚窄,只能和自己对,千万人中找不到一个和他对得上的人,只能一辈子怨怨憎憎、孤芳自赏。

别担心,有爸爸在


文:翁懿娴
1983年的某一天,小宝贝的降临,让46岁的爸爸喜出望外。

已有3个长得亭亭玉立的千金,小宝贝“迟来的报到”,还真的叫爸爸惊喜,也开始了小宝贝和爸爸的父女情。

小宝贝一天一天地长大,扎着小辫子,陪着爸爸派报去。小时候,什么都感新鲜,什么都想尝试,尽管知道小手无法把捆卷起的报纸用力地抛进顾客的篱笆内,但爸爸还是很有耐心地像圣诞老人的笑声般“呵呵,呵呵”让小宝贝尝试。

忘了说爸爸是“超人”,不是因为他的名字“翁南超”有个超字,而是他的多重身份,他是报贩、煤气桶商、文具店及电器店的老板。小时候,小宝贝很爱“粘”着爸爸,就算爸爸的多重身份,本该工作忙得不可开交,但爸爸还是很技巧性的寄工作为亲子乐,出入都带着小宝贝同去。陪着爸爸去送货、送煤气、派报纸,是小宝贝童年的重要部分。

爸爸常常在工作后的午休时段,带着小宝贝到咖啡店“车大炮”、或者带宝贝去莲花池采莲花,还有到榴梿园吃榴梿,有时候甚至是流连忘返,等到华灯初上的时刻,一老一小才心甘情愿的回家,爸爸总是被妈妈唠叨说像个老小孩。

还有还有,爸爸是无敌超级兰花拥护者,爸爸总是带着小宝贝到自己亲身打造的“兰花大本营”,用很有趣的方式教小宝贝兰花的各式各样品种、有跳舞兰、拖鞋兰、蝴蝶兰等等,尽管当时年纪小小的小宝贝,心系隔邻杂货店里的冰淇淋,但还是很开心地和爸爸在花丛中度过一个下午,难为了帮爸爸顾店的妈妈,在店里忙了整个下午。

一年一年过去,爸爸退休了,举家从小市镇搬迁到另一个城市,小宝贝也长大了,开始到异乡求学,和爸爸的形影不离,渐渐地变成一两个星期才见一次。几年后,坐在轮椅的爸爸,也因为病重,变得语无论次,像个老小孩。虽然年老的爸爸,懵懵懂懂地过着每一天,每天都和你答非所问,但是他总是在小宝贝最失落的时候,推着自己的轮椅,在宝贝面前说,“不开心就回来家里,有爸爸在”。

刚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时,小宝贝遇到无良雇主,懵懂的爸爸还是会突然“清醒”,然后对宝贝说 ,“不用紧,再找过新的工作,不要不开心,有爸爸在。”虽然爸爸像个小孩,在胡言乱语之际,总会掩盖不了他对家乡的思念,还有兰花大本营、莲花池、榴梿园。

2006年6月,爸爸决定移居到极乐世界,来不及和身在槟城的小宝贝道别。但是,小宝贝知道,现在的爸爸是很快活地生活着,继续在极乐世界里过着欣赏兰花、在咖啡店“车大炮”、采莲花的写意生活。

今年还是一样,我这永远的小宝贝向远方的您,说声“父亲节快乐” 哦。

生气时智商只有5岁


有一位企业家,素以行事稳健著称,即使每天身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之中,他也几乎没有犯过什么致命性的大错,所以,他所经营的公司也就日渐成长。

几年后,他要退休了!在荣休茶会上,记者们问他这几十年来的成功秘诀,他只笑笑地说:“其实我没什么特别秘诀,我之所以能顺利,是因为我懂得在愤怒的时候少说话、少作决定,所以我不容易坏了大事。” 

短短的一句话,却让当天在场的人上了重要的一课。 

每当我冷静地回想自己过去在生气时曾出现的情绪、念头,或观察一些在盛怒中的人们,我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:人在生气时,智商只有5岁! 

无论一个人现年几岁,当他(她)在气急之时,其思虑之不成熟,情绪之一发不可收拾,言语之不知节制,表现之如何失态等等,仿佛就像一个5岁的孩子一样的不成熟。 

《圣经》上说:“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。” 

可不是吗?当一个人在生气时,他(她)的智慧、EQ、仪态。。。,都会大大的“退化”!以致所讲出的话,所作出的决定,往往都会坏了事情。 

诚如那位退休的企业家所言,他之所以能够一路平稳、顺利,不在于他有什么样的特殊手腕,乃是他懂得在愤怒时少说话、少作决定,所以他不容易出错。 

你期待自己的人生能更平顺,更少出错吗?

务必提醒自己:人在生气时,智商只有5岁! 

 学习在盛怒之时少说话,少作决定,以免坏了全局而后悔莫及。

树根与枝头


有一位弟子,总爱在人前炫耀自己。 

一日,师傅把他带到一棵树前,问:“这棵树的枝头美吗?” 

“当然,枝头开满的花朵是多么鲜艳美丽啊!” 弟子说。 

一阵风吹过,枝头发出“哗啦啦”的声音。 

“你听见什么了吗?” 师傅又问。 

“当然听见了,枝头发出的声音是多么清脆悦耳啊!” 弟子答。 

“但你知道一棵树的枝头在汉字中叫什么吗?它叫‘末’!” 师傅指着树底说,“你看到树根了吗?你听见树根发出的声音了吗?”

“树根埋在地下,怎么能看见呢?树根是静的,又怎么能听见它的声音呢?”弟子说。 

“但你知道一棵树的树根在汉字中叫什么吗?它叫‘本’!”师傅说,“招摇在树木顶端的是末节,沉默在树木底层的才是根本。”

这以后,这位弟子再也不在人前卖弄自己了。

转身就是一辈子


下午闲来无事,在网上闲逛,看朋友们的博客。突然想起,老公好像也开了一个空间,不过这懒虫都没怎么打理。 

我进去看,只有简单的一句话,“心中多了一份牵挂”。那是他刚认识我的时候写的。我自语“不错”,尔后看曾经到他博客访问的好友。一个女孩子的留言引起我的注意。 

虽然只是祝福的话,但说得深情款款,言语间好像还有一丝惋惜。凭直觉,我能猜到是哪一位。很久前,有一次正和老公正在逛街,他接到一位女孩子的电话,说打算考我们大学的研究生。我问是谁,听老公讲起一位女同学。 

毕业时,她曾很有魄力地向老公表白。老公听了,没说什么话。女孩儿见老公这样反应,不但没恼,还掷地有声说一句:“你结婚之前我不会找男朋友。。。” 

听老公讲到这里,我很欣赏那个女孩。大胆去爱,真心去爱,爱得那么辛苦,爱得那么执著,现在还有几个女孩子做到那纯情呢?我问老公:“这么痴情的女孩子,你怎么不好好珍惜啊?”老公笑,回说实在没感觉,让我不要那么醋。 

没过多久,那个女孩子要结婚了,新郎是老公的好哥们儿。老公和我玩笑:“看见了吧?她当时不过是戏言。。。”

是不是戏言,只有当事人知道。我是理解的。与其等待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,不如珍惜自己的大好青春。况且,她遇到的那个男孩和老公是哥儿俩,性格上有相似的地方。和他在一起,她也可以一直拥有过往的回忆吧! 

看完留言,我去找老公去“问话”。老公根本不知道有人给他留言,听我说了就去看,看完问我:“亲爱的,你从哪里看出是在‘表示爱意’?”我气呼呼地回答:“第六感。快招,是不是那位?” 

老公被我问的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,反问我:“哪一位啊?”我装着生气,说:“你继续装糊涂吧,想清楚之前别理我!”老公停了一下,告诉我:“我知道是谁了,已经出车祸去世的那个同学,这是她出事前给我的留言。。。” 

我听了,脑袋轰地一响。想起来,有一次和老公一起去跟朋友们聚餐。吃饭吃到一半,老公接到老同学的电话,说有位女同学刚结婚就出车祸,成了植物人,生命垂危。 

我猛然明白了去世的她就是曾经暗恋老公的她,心里和懊恼。恨自己不该小心眼,气自己不让逝者安息。一个从未谋面的“情敌”,一个让我心生敬佩的女孩子,一时间弄得我坐立不安。我想弥补,却不知道怎么做才对她好。 

我静下来点开她以前写的博文看。在死亡降临之前,她是有预感的。连续几篇文章里,全是伤感的流露。她好多次感概,人生其实很短暂,一转身就是一辈子。很平实的一句话,却预言了自己的归宿。 

虽然我们都还年轻,死亡却未见得遥远。人的一生,在一天天过的时候,尤其遭遇不顺的时候,感觉很漫长。但是,当回头看的时候,发现那不过是一转身的瞬间。为此,我们不该好好珍惜、好好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吗?何必让怨恨和埋怨占据内心?

单纯的快乐


人们经常把珍惜二字挂嘴边,但能说能做的又有多少。现今经济繁荣、物质丰盛,很多东西得来轻易,自然少了一份珍而重之的感觉。 

最近在报章上看到一篇报导,关于一对老夫妇的故事,他们已经年过八十,但无儿无女,一直相依为命,为怕死后没有人替他们办理身后事,所以他们一早已为自己预备好。老夫妇选定了一张二人的合照作合葬之用,那张照片,是两人在二十年前第一次买相机,相机店老板替他们试机而拍下的,夫妇二人觉得照片很有纪念价值,一直珍而重之的保存着,甚至拿来做后事之用。老夫妇向读者展示那张照片的时候,脸上的神情竟然有难以掩饰的喜悦。 

老夫妇成长于贫穷的年代,一切得来不易,人生走了大半,才能拥有一部相机,可为老伴拍下照片,留下点点回忆。因为得来不易,所以显得特别珍贵,因为珍贵,所以会特别珍惜,因为懂得珍惜,所以才令人特别快乐。虽然事隔20年,照片已经泛黄,相机已变古董,但那一刻兴奋之情,却让他俩刻骨铭记。 

二十年前才拥有第一部相机,六十多岁才拍下第一张合照,对于我们这一辈的年轻人来说,简直天方夜谭。拥有得愈少愈会珍惜,拥有得愈多却愈不知足。我们这一辈,物质太多,却少了这一份单纯的快乐!

人生道理


说起来,我的两个女儿大容小融,不但性格迥异,连学习态度也不同。大容是长跑好手,越跑越见耐力,小融呢,不管是跑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热度,跑久一点就疲态毕露,后劲不足,最后只有靠小聪明过关,看在眼里,我暗暗叹息,干嘛就是这点偏偏和她妈我一样,不堪耐!

性格不同,大容对小融分外的看不顺眼,每天追着她来骂,大小事都数落一轮,那股骂劲,直逼童话故事中的后母,偶尔我看了都忍不住摇头。

天天被骂,小融训练出充耳不闻的神功,耳朵自由开关,不论姐姐如何骂,她就是不听不闻,照做她的事。 

昨晚两人在回家途上,又吵架,吵到最后,大容终于忍不住诉苦,说小融怎样讲都不听,她唯有越骂越粗鲁,这样她才稍微听进耳。听到这话,我心中一喜,好,时机到了,此时不教,更待何时? 

我一早就觉得,大容的心胸不够开放,总是容不下与她不同类的人,很难接受和她不同性格的人,加上她又是小小道德家,她心中那把尺,很短,是非分明,譬如说,她不止一次地骂小融浪费、难搞、制造麻烦,只因小融每次出街都非要买一样东西回家不可,她认为没有这样做的自己,才是好孩子。 

在她的世界中,只有黑和白,没有混色,虽说小孩子的思想比较单纯,但她待人处事的态度太过一板一眼,做人这样认真,恐怕以后撞板多过吃饭。 

我问大容,如果她用粗暴的言语来骂小融的话,骂了一次两次,一旦小融又骂不听时,那她岂不是要用更粗暴的言语来骂?一次又一次下去,最后反而是她自己变成粗暴的人,“难道你想成为粗暴的人吗?” 我反问,她没有答腔。 

接下来,我大师上身,噼里啪啦地讲了一大堆大道理,不外是解释这个世界上,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,性格、兴趣不同,她要懂得接受别人不一样的地方,如果她样样都看不顺眼,以后如何交朋友?“像小融这样讲不听的小孩子,很多,那你不是很忙,每个都要去骂?” 她还是不作声,我就当她是听进脑了。 

“那,我该怎么办?” 最后,她反问。 

  天,这么深的人生道理,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讲完,万一我讲错了,岂不是误她终身?我脑筋飞快的转,要转出一个答案来,“好像妹妹这样,她做错事,又不听讲,妈妈自会教训她,最重要的是,你要知道,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,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照你的话去做,我们要容许别人做不一样的事,只要不伤害人就行了。” 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。 

呼,我轻呼了一口气,算是过关了吧?和小孩子讲人生大道理,我会心虚,因为我也是初哥,还在摸索学习中,人生路,不易走啊! 

Tuesday, October 11, 2011

瞎子体灯笼


吾友S先生患病多年,身体机能渐走下坡,却无损他对义工服务的投入与热诚。“我很佩服你多年来的坚持和乐于助人的精神。” 我由衷道。 

“我太太经常问我打算何时退休不做义工,她说我需要别人帮助多于我能帮助人,这说法我可不同意。” S先生笑道。 

“因为患病,身体不适,行动不便,令我切身明白其他病人身心的不同需要,大家有共鸣,他们便较愿意接受我的关怀和帮助。与其说我做义工帮助人,其实最得到帮助的是自己。看见别人得到关怀与鼓励后重展笑容,有力重新起步,我的心情便很兴奋,觉得自己活着甚有价值。” 

一年轻女孩随父母回乡探亲,那是一落后的城市,街道上没有路灯,她在漆黑中被其他过路的村民碰撞了好几遍。忽然她瞥见不远处有一个人提着灯笼走来,但那人似乎步履略略不稳,行动较常人迟疑缓慢。当大家走进对方的时候,赫然发现那位提着灯笼的男孩竟然是一个瞎子。 

“你是瞎子?” 女孩唐突一问,对方微笑点头。“既然你双目失明,为何还挑灯走路?” 

“这儿没有路灯,每到晚上,大家都和我一样看不见路,所以我晚上外出就提着灯笼。” 

“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,给别人提灯照明。” “不,我是为了自己。你刚才应该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,是吗?但我这个盲人却从没被人撞过。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亮道路,也让别人看到我,所以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把我撞倒受伤。” 

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为别人送祝福,自己往往是最受祝福的那一位。

Saturday, October 1, 2011


那是我们都回不去的从前 
那就 
过了,算了。 

Friday, May 20, 2011

沉默寡言颜色的声音


她跟了他8年,从离开学院,进入他的工作室,担任他的助理,一直到他成功举办他的第一个画展。 

8年来,身边的人看着她毫无怨言付出:对外,她为他精打细算接洽生意,打转客户之中商谈各项合作案子,书写并提呈计划书开拓业务,强力控制收入开支,让他去除后顾之忧,全情投入创作;对内,她日晒雨淋为他打点三餐让他专心工作,宾主不分处理他生活上所有的琐碎,如租金,电水单的交纳,上洗衣店,维修家具电器,保单,驾驶执照,车期付款,偶尔还转一趟7-11购买灯泡更换,更别说其他该做的如添置画布,颜料,保养作画器具,档案存档,收拾工作室,还为他经营起居,给阳台的花草灌溉,为家居小角落别具新意的摆设等等。 

她也陪他逛街上电影院,她说:“我们一定要定期看好电影,享受一些赏心悦目的食物,出席一些优质的演奏会,观赏一些个性强烈的歌舞戏剧表演,还有,多看好书。 

大家都羡慕他,大家都敬佩她,大家都想不出她不爱他的理由。但是,在他第一次个展的最后一天,关上灯后,她抱着他:我一直以为,能够在你身旁帮助你,成就你,就是爱你,除此,却痛苦地再找不到另一种力量,今天我知道了,原来自己害怕的,是你的才华。 

她什么都没拿,离开了他。 

48岁,他交出生命中第18次个展,每一次个展,有一幅一定展出的画,画满地落叶,标着:非卖品。画展最后一天,一个女子静静地看着那一幅画,很长的时间,他站在她身后,心跳加速,当她转过身,她看到了他,他的声音在颤抖:又又? 

她抱着他,流着泪:我不知道,为什么自己没办法再去爱?她说:因为,我挂念的,是谁能够忍受你的才华?她用力抱着他:今天,我终于明白,爱与不爱一个人,与才华无关。她推开他,望着他:你还在吗?

他点头。 

快乐生日



从小,美娇就是一个反叛的女孩。上课不留心,常常欠交功课,考试不及格。升上中一,情况更坏,每晚十一时许才回家。她指天发誓没有吸毒,但母亲肯定她有抽烟。 

十六岁那年,美娇怀了孕,坚持要结婚。胎儿在第八周自然流产,美娇又取消婚约。 

这些,都是美娇的母亲张太太告诉我的。 

“美娇的父亲早死,我外出工作,对她照顾不周。” 张太太自责。 

真的照顾不周吗?由于家贫,张太太硬着头皮向亲戚求助,不是要钱,而是希望亲戚为美娇义务补习。一个亲戚教了数周,给美娇气走,张太太得另找亲戚协助。 

刚满二十岁,美娇嫁给一个头发染成金色的小巴司机。 

张太太今年消瘦了许多,做了好些化验,证实患了末期肠癌。 

“美娇有了归宿,我没有太大牵挂。。。最怕是新派夫妻容易离婚。” 张太太身患重病,还是先想到女儿。 

痛苦,往往是人生的转捩点。最顽劣的,变成最孝顺的。美娇辞去工作,搬回家照顾母亲。

丈夫问:“你搬走,我怎样?”

美娇答道:“就当作时光倒流,回到你追求我的阶段,天天打电话给我,还要送些小礼物。”

张太太身体日渐虚弱,这天,美娇和丈夫给母亲庆祝生日,我有幸获邀参加。张太太道:“这是我最后一个生日,也是最快乐的一个生日。”

我对美娇说:“你真好。”  

美娇指着母亲道:“她才是真的好。”

Sunday, February 13, 2011

鼓励之道


















有个妈妈正在厨房洗碗,她听到小儿子在后院蹦蹦跳跳的声音,便对他喊道:“你在做什么?”小男孩得意地回答:“我要跳到月球上。”

这个妈妈没有泼孩子冷水,而是说:“好,但不要忘记回来噢。”这个小男孩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,他就是阿姆斯壮。 

小学生如果在作文中写着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,有些老师可能会斥责他“胸无大志”,有些老师则会鼓励说:“太好了,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。”

身为父母或老师,常会要求多于鼓励,责备多于奖励,而且会狭窄地界定成功的定义。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与不同,在成全与鼓励中,反而可以激发他们呈现出更多元的创意与发展。 

尤其兴趣本身就是一种热情,人的热情如果被浇熄,就很难再燃起来了。
 

Thursday, December 23, 2010

半壶沙子之爱

他俩自小青梅竹马,长大后又一起成了沙漠探险队里的青年科学工作者。一直深爱着对方,但是两人还没有说出口,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。

有一次,他们一起奉派执行任务,到沙漠里去采集一种生物标本。沙漠里不巧刮起了大风沙,令他俩迷了路,所带的水和干粮都用得差不多了。白天里的沙漠,头顶上的烈日像是和他们作对,烤得整个沙漠像蒸笼一般。两人被晒得嘴唇干裂,加上长途跋涉,两人都有点精疲力尽了。女孩眼看就快支撑不住了,一下子跌倒在地上。

她坚强地说:“你先走!你先出去!”“不!”男孩又怎忍心抛弃他心爱的人?“你必须走!路上可以做些标记,这样你走出沙漠后,救援人员就可以沿着那标记回来营救我,否则我们谁都走不出去。”

男孩咬咬牙说:“好吧!我会很快回来,一定要等我!对了,你的水还够吗?”“足够了!你看壶有多重!”男孩提起她的水壶,确实不轻,估计仍有半壶水。“你的水壶呢?”女孩急切地问。“我的也够我走出沙漠了!”女孩提了一下他的水壶,干裂的嘴唇露出了一丝微笑。男孩于是疯狂地向前跑。数日后,当他终于走出沙漠,看到救援人员时,只说了一句话:“快去救她!”

当救援人员找到女孩时,惊讶地发现她还活着,只是和男孩一样,气色微弱,严重失水。令人们不解的是:他们手里的水壶都頻重,但在生命垂危的时刻,他们谁也没有喝上一口。等到打开水壶一看,人们才发现原来两个水壶都装了半壶沙子--以及一份无私的爱。

Tuesday, December 21, 2010

4岁的眼睛

4岁的眼睛能看见什么?小狗、小猫?糖果、饼干?圣诞老人?还是童话里的小精灵?

当幼稚园的老师把一碗小鱼稀饭递给4岁的小慈,她突然吃不下去,她看见所有的小鱼张着大眼瞪着她。

“这些baby小鱼应该跟爸爸、妈妈在海里玩耍,为什么统统跑到我的碗里?”

小鱼哀伤的眼睛,深深地触动了她幼小的心灵。她没有掉泪,只是轻轻地把饭碗推开。

从那天开始,小小的心灵跟自己有了一个暗暗的约定。

她还是跟往常般嬉笑玩耍,唯一不同的是,她开始有点“偏食”,起初并没有人注意到,是后来她到麦当劳吃饭时,阿姨发现她一反常态地只点了沙律和薯条;到了奶奶家,她也不再吃她最爱的排骨和煎鱼,奶奶心疼地直嚷着说:“是谁要她吃素?小小年纪怎么会吃起素来?”大家一再追问,她却从来不答。

有一天,妈妈在她的小书包里发现了一本护生故事,妈妈于是趁机又问她为什么要吃素,她这才把小鱼眼睛看她的事告诉妈妈。

“动物实在好可怜!”说着说着,她泪眼汪汪地哭了起来。

4岁的眼睛,能看见小鱼在生死大海里的挣扎。

同样一个4岁的眼睛,居然也能照见人间悲悯。

当4岁的爱西看见电视上埃塞俄比亚的孩子,用无助的双眼凝视着她时,她餐盘里的鸡肉就咽不下去。

“我想把鸡肉送给他们!”爱西告诉奶奶,奶奶说:“傻孩子!埃塞俄比亚好远,等鸡肉送到那里,也不能吃了!”

“那我们家附近有没有小孩没饭吃?”奶奶说:“我想一定有。”

“我们把鸡肉送给他们好了。”就这样,一个电视的画面,一双双饥饿的眼睛,让4岁的爱西生起了强烈的爱心,爱西。强森基金会因而成立,它的宗旨就是向全世界的贫穷挑战。

刚开始,祖孙二人沿街敲门,很快的,消息传了开来,她的家里顿时变成了食品救济中心。

圣诞节前一天,她第一次发放食物,结果送出一千多件,NBC及其他媒体争相报导,四方打来的电话响个不停;第二年,一共动用了7个壮汉,才把食品抬上卡车分送各地。

后来,台风过境,她又增加了衣物的发放。

有一天,有个小男孩在街上被流弹射中,他的父母没钱为他安葬,爱西听了非常难过,于是开始为他募款。

这位4岁就有勇气和毅力向贫穷挑战的小女孩带给世界一句话:“只要有心,不论肤色、年龄,任何人都可以贡献己力,改变世界!”

4岁的眼睛,能看见什么?当我们被俗世缠绕,心灵粗糙,心眼关闭时,孩子真实关照、慈悲温暖的双眼,往往能带领我们返朴归真,找回失去已久的童真与清明。

Monday, November 29, 2010

小确幸



















小确幸,是目前在日本流行一时的新词汇。照字面解,指的是微小的、确切的幸福。

大幸福不易追求,小幸福,却相对容易把握。比如牙齿与蛋挞邂逅,酥皮纷纷扬扬散落餐桌时那入世的快乐;比如出街时,情人细心走在靠街的一面,被爱护、被妥贴照拂的快乐;比如吃火锅时一罐冰冻啤酒带来的满足;比如早起半小时与初升的太阳打一声招呼;比如与知己畅谈的愉悦;比如看了一场好戏带来的心灵满足;比如网球场上出一身臭汗的放松;比如与深爱的人热烈拥抱的激动;比如做爱后相拥而卧的温馨;比如捐出450ml血液给血库的满足。。。生活中细小的快乐俯拾皆是,很多时候,我们不是缺乏快乐的理由,只是缺乏寻找快乐的眼睛和感受快乐的心灵。

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琐屑快乐,并且认真感受那些快乐的人,是幸福的。他们时时刻刻接收着来自上天的祝福,人生无数细小的快乐碎片中将组合成他们的快乐人生。也许,他们一生没有值得炫耀的大幸福,但,回顾一生,他们不会有大的遗憾,因为他们用心感受过生活中细细碎碎的快乐。

由此,联想到许多人为自己的人生定下遥不可及的目标,最终因力有不逮而与理想失诸交臂。倒不如每天定一些小目标,一天实现一点点。这样的人生,是另一种满足吧?


Friday, September 3, 2010

人生就像一面镜



看一个人的胆识,要看他面对死亡的态度。看两个人的关系,要看发生意外时,另一方的紧张程度。

这是我在网路上看到的名言。在马尼拉惨剧中,梁锦荣,和他与太太的关系,都显示他的大丈夫本色和他对妻子的紧张程度。原意为妻子挡子弹,还有比这更亲爱的关系吗?怀着痛,也怀着惜,相信粱太一定能好好活下去。

夫妻关系,朋友关系,一切都是互相的。你所给予的,会回到你身上。凡你对别人所做的,就是对自己做。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,真正接收的不是别人,而是你自己。当你给予他人,当你为别人付出,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,而是你自己。你带给别人欢乐,你就会得到欢乐;给别人祝福,你就得到祝福;如果你赞美别人,不久就会听到有人赞美你。人生就像一面镜子,你对着镜子笑,镜中人就对你笑;你发怒,镜中人也会向你展现怒容。

西方有个故事:一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获冠产品奖,而他总是把自己的冠军品种的种籽分给其他农友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?他说,我对别人好,其实是为自己好,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,如果邻家播次等种籽,在传粉过程中,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品质,因此我很乐意与其他农友播种同一优良品种。

他的话看似简单,却深含人生哲理。凡你对别人所做的,就是对自己所做的。凡是你希望自己得到的,不妨先让别人得到。为善最乐。得到快乐最好的方法是多做好事。对别人好就是快乐,也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。有了一点年纪,少了一点脾气,于是渐渐明白:有些事是可以懂一辈子的,有些事是要用一辈子去懂的。

Wednesday, August 18, 2010

智商不是一切



加拿大有个少年名叫尊尼马云,爸爸是一个木匠,妈妈是一个家庭主妇。父母节衣缩食,把钱节省下来准备日后供儿子上大学。

高二那年,学校里的一位心理学家跟他说:“尊尼,我仔细研究过你的学业成绩。我知道你一直很用功,但总是力不从心,我估计你再读下去亦只会是浪费时间而已。”

孩子失望极了:“我父母会很难过的,他们一直期望我能上大学。”

心理学家安慰他说:“人的才能有各式各样,你也不例外。总有一天,你会找出自己的特长,到时你父母亦会引以为荣的。”

尊尼从此没有再上学。他开始替人修建园圃,修剪花草。不久,人们开始注意到他的手艺,并称他为“绿拇指”,因为凡经他修剪过的花草无不出奇地繁茂亮丽,他为客人把前院那有限的空间因地制宜地精心装扮。他对颜色的配搭更是独具慧眼,经他设计建成的花圃无不令人赏心悦目,赞叹不已。

后来,连当地政府的市政部门亦委托他设计室内的公园,深得市民赞赏。大家一致公认他是园艺天才。那已经是25年前的事了。如今,他已成为举国知名的园艺家了。

人的天赋是多式多样的,不是单由一个智商(IQ)所能涵盖的。语云:“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,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。”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位置,发挥自己的优势,你就一定能创造出自己的辉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