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October 12, 2011

第三者不必比你强


发廊里,两个太太在聊天。一个说:

「我觉得男人真的是没品味。像我妹妹的老公有外遇,竟然找到一个比她丑很多的女的,她气个半死。我妹妹以前可是校花呢。她说,如果第三者有点气质或比她漂亮,她还会觉得老公有品味。看到那个女的,她只想吐血而死!那个女的我也看过一眼,完全像个槟榔妹!」

「啊?那她老公看上她什么?」

「应该是年轻吧。只有十八岁…」

「那也就算了,男人就是爱年轻,只要年轻,她就是比妳强!妳过去多漂亮都没用,」另外一位太太说:「我朋友的老公才恶呢,他还找到一个比她老的。那女的跟她老公同年,还比她大三岁呢,也没有长得比她漂亮,书也没念过几年,整个人还很粗壮!当她看到那个第三者之后,简直想要撞墙!」

女人说起别人的故事,都是八卦纯聊天,眉飞色舞。

「这就怪了,那他又看上她什么?」

或许她很温柔吧。我在心里默默的加入话题。

无论如何,她就是有一些特质和枕边人不一样。可以填补他心里的空洞,或可以让他得到些许的慰藉,或让他觉得他忽然变得很重要。

女人最不解的地方,常是:为什么男人会看上不怎么样的第三者?然后,一直在原地打转:她到底哪里比我好?研究不出原因时,就会大骂第三者狐狸精,说她让他吃了迷魂药。

是的,第三者一定有强项。那个强项是很主观的,只有当事人明白。那个评断标准,叫做感觉。就算只有新鲜感,也是一种感觉,安抚了他的疲惫感。

但她不需要有任何被客观认定的强项,不要跟她比学历、身高、身材、年龄、家世、工作…那些都不重要。他并不是因为第三者比妳好,才喜欢上她的。他甚至可能因为她很弱,就同情她。

同情,也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感觉,满足了他的自尊心。

爱情的频率对了


那是一家小巧的画廊,前一阵子,进口了越南画家的作品,不贵,色彩缤纷,很适合居家摆饰。

她在画廊看画的时候遇到他,两个人都在同一张画前伫足良久,最后,两人几乎在同一秒钟内,决定买同一张画。

「你们是一起来的吗?」

「不是。」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。

对着同一个展售人员,两人对看了很久。他笑了,她也笑了。

「好吧,让给妳。」他说:「算是英雄所见略同。」

她买了那张画。因为她没开车,他帮她把画送回家,和她交换了名片。这是友谊的开始。然后,他开始约她吃饭。

爱情就是这样开始的。他有一个贤妻良母似的女友,她也有论及婚嫁、对她很好的男友,可是两个人都感觉,在对方出现之前,自己的爱情世界黯然无光,只要两个人都在,即使是开着车漫无目的的闲晃,也不觉得无聊,随便一餐饭,都有好滋味。彼此之间说的每一句话,好像都卡得好好的。于是,各自费了一番功夫,和自己的男女朋友分手,走入了结婚礼堂。

「那样的感觉很奇妙,只能说爱情的频率对了吧。」喜帖上,他们这样说。

频率?真是爱情中最神秘的东西。对不对,自己知道。

频率对了,在一起就能相互体贴,如沐春风;说话时可以无拘束的分享心情,不说话时也能共享静谧时光,就算连小小争吵,也都朝着「我要更爱你」的路上走。

能够找到频率对的人,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。

频率错了,话不投机半句多,做什么事都讨人嫌,就是看他不顺眼。

有人频率错了一辈子,却基于习惯、责任不得不在一起,连旁人都可以看出,这两个人的结合实在是天大的谬误,不时感觉自己听到了他们电波互相干扰的声音。这是人生中最可悲的事。

然而,频率也有些吊诡。

有些人的频道甚宽,和他对得上的人,实在太多。

有些人频道甚窄,只能和自己对,千万人中找不到一个和他对得上的人,只能一辈子怨怨憎憎、孤芳自赏。

别担心,有爸爸在


文:翁懿娴
1983年的某一天,小宝贝的降临,让46岁的爸爸喜出望外。

已有3个长得亭亭玉立的千金,小宝贝“迟来的报到”,还真的叫爸爸惊喜,也开始了小宝贝和爸爸的父女情。

小宝贝一天一天地长大,扎着小辫子,陪着爸爸派报去。小时候,什么都感新鲜,什么都想尝试,尽管知道小手无法把捆卷起的报纸用力地抛进顾客的篱笆内,但爸爸还是很有耐心地像圣诞老人的笑声般“呵呵,呵呵”让小宝贝尝试。

忘了说爸爸是“超人”,不是因为他的名字“翁南超”有个超字,而是他的多重身份,他是报贩、煤气桶商、文具店及电器店的老板。小时候,小宝贝很爱“粘”着爸爸,就算爸爸的多重身份,本该工作忙得不可开交,但爸爸还是很技巧性的寄工作为亲子乐,出入都带着小宝贝同去。陪着爸爸去送货、送煤气、派报纸,是小宝贝童年的重要部分。

爸爸常常在工作后的午休时段,带着小宝贝到咖啡店“车大炮”、或者带宝贝去莲花池采莲花,还有到榴梿园吃榴梿,有时候甚至是流连忘返,等到华灯初上的时刻,一老一小才心甘情愿的回家,爸爸总是被妈妈唠叨说像个老小孩。

还有还有,爸爸是无敌超级兰花拥护者,爸爸总是带着小宝贝到自己亲身打造的“兰花大本营”,用很有趣的方式教小宝贝兰花的各式各样品种、有跳舞兰、拖鞋兰、蝴蝶兰等等,尽管当时年纪小小的小宝贝,心系隔邻杂货店里的冰淇淋,但还是很开心地和爸爸在花丛中度过一个下午,难为了帮爸爸顾店的妈妈,在店里忙了整个下午。

一年一年过去,爸爸退休了,举家从小市镇搬迁到另一个城市,小宝贝也长大了,开始到异乡求学,和爸爸的形影不离,渐渐地变成一两个星期才见一次。几年后,坐在轮椅的爸爸,也因为病重,变得语无论次,像个老小孩。虽然年老的爸爸,懵懵懂懂地过着每一天,每天都和你答非所问,但是他总是在小宝贝最失落的时候,推着自己的轮椅,在宝贝面前说,“不开心就回来家里,有爸爸在”。

刚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时,小宝贝遇到无良雇主,懵懂的爸爸还是会突然“清醒”,然后对宝贝说 ,“不用紧,再找过新的工作,不要不开心,有爸爸在。”虽然爸爸像个小孩,在胡言乱语之际,总会掩盖不了他对家乡的思念,还有兰花大本营、莲花池、榴梿园。

2006年6月,爸爸决定移居到极乐世界,来不及和身在槟城的小宝贝道别。但是,小宝贝知道,现在的爸爸是很快活地生活着,继续在极乐世界里过着欣赏兰花、在咖啡店“车大炮”、采莲花的写意生活。

今年还是一样,我这永远的小宝贝向远方的您,说声“父亲节快乐” 哦。

生气时智商只有5岁


有一位企业家,素以行事稳健著称,即使每天身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之中,他也几乎没有犯过什么致命性的大错,所以,他所经营的公司也就日渐成长。

几年后,他要退休了!在荣休茶会上,记者们问他这几十年来的成功秘诀,他只笑笑地说:“其实我没什么特别秘诀,我之所以能顺利,是因为我懂得在愤怒的时候少说话、少作决定,所以我不容易坏了大事。” 

短短的一句话,却让当天在场的人上了重要的一课。 

每当我冷静地回想自己过去在生气时曾出现的情绪、念头,或观察一些在盛怒中的人们,我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:人在生气时,智商只有5岁! 

无论一个人现年几岁,当他(她)在气急之时,其思虑之不成熟,情绪之一发不可收拾,言语之不知节制,表现之如何失态等等,仿佛就像一个5岁的孩子一样的不成熟。 

《圣经》上说:“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。” 

可不是吗?当一个人在生气时,他(她)的智慧、EQ、仪态。。。,都会大大的“退化”!以致所讲出的话,所作出的决定,往往都会坏了事情。 

诚如那位退休的企业家所言,他之所以能够一路平稳、顺利,不在于他有什么样的特殊手腕,乃是他懂得在愤怒时少说话、少作决定,所以他不容易出错。 

你期待自己的人生能更平顺,更少出错吗?

务必提醒自己:人在生气时,智商只有5岁! 

 学习在盛怒之时少说话,少作决定,以免坏了全局而后悔莫及。

树根与枝头


有一位弟子,总爱在人前炫耀自己。 

一日,师傅把他带到一棵树前,问:“这棵树的枝头美吗?” 

“当然,枝头开满的花朵是多么鲜艳美丽啊!” 弟子说。 

一阵风吹过,枝头发出“哗啦啦”的声音。 

“你听见什么了吗?” 师傅又问。 

“当然听见了,枝头发出的声音是多么清脆悦耳啊!” 弟子答。 

“但你知道一棵树的枝头在汉字中叫什么吗?它叫‘末’!” 师傅指着树底说,“你看到树根了吗?你听见树根发出的声音了吗?”

“树根埋在地下,怎么能看见呢?树根是静的,又怎么能听见它的声音呢?”弟子说。 

“但你知道一棵树的树根在汉字中叫什么吗?它叫‘本’!”师傅说,“招摇在树木顶端的是末节,沉默在树木底层的才是根本。”

这以后,这位弟子再也不在人前卖弄自己了。